《燕山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丹心育桃李 新媒铸师魂

   期次:第658期   作者:本报评论员 朱可嘉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国著名教育家弟斯多惠也曾强调,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网络普及,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人人可以直播的时代,充分运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发掘并发布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使“老瓶换新酒”,坚持“润物细无声”的碎片化传播,是不断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效果和水平的时代要求。
  运用新媒体可以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传播形式。新媒体将以往单纯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融合为多媒体的形式发布,做到图文并茂、声画结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阅读体验。新媒体内容轻松活泼,寓教于乐,改变了以往刻板的宣传模式,使之更加“接地气”,让教师群体更易于接受。以燕山大学官方微博为例,开展“最美燕大人”、“教师节专题”等系列线上宣传,结合热心同学提供的素材(如李蛟老师、刘福才老师的事例),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现教师先进典型事迹,发挥引领作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宣传效果显著。
  运用新媒体可以激发教师的爱校荣校情怀。新媒体传播内容以诉诸情感共鸣为主,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学校取得的重大成绩、学校历史变迁等内容,可以起到凝聚人心,提振士气的效果,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热爱学校,认真工作。例如燕山大学官方微信第一时间发布田永君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的信息,被广大师生员工在微信朋友圈转载评论,总阅读量10万+,后台评论上千条,充分体现了浓浓的爱校情和身为燕大人的自豪感,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运用新媒体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建立沟通渠道,促进二者互动。在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充分的参与到建设活动中来。学生不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建立紧密而良性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如燕山大学官方微博积极与广大同学互动,发掘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同时在线下结合主题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了新媒体平台对青年学子的吸引力。通过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让广大学生主动积极的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核心,而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一次有力探索和创新。将新媒体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不断丰富师德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创新师德建设的载体,引导广大教师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使师德师风建设入脑入心,同时建设一支有信念、有道德、有学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引领和激励学生健康发展,这是时代的机遇,更是时代的要求。

燕山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249次访问,全刊已有5066286次访问